陈修茂,从插队到文艺宣传队
陈修茂,男,1951年7月出生,籍贯福建福清。1970年2月参加工作,197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有大普学历。他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
1. 早期经历:1970年2月,陈修茂在福建省古田县大桥公社插队知青;1970年6月,成为福建古田县文艺宣传队干事。
2. 教育背景:1972年9月至1975年8月,陈修茂在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习。
3. 党团工作:1975年8月,他成为中共福建古田县委宣传干事;1981年2月,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古田县委副书记、书记;1983年8月,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
4. 地方领导职务:1984年10月,陈修茂担任福建省宁德县、市委副书记、书记;1990年8月,担任宁德地委委员、纪委书记、福建省纪委委员;1994年9月,成为福建省纪委常委;1995年10月,担任福建省纪委副书记。
5. 人大及政协职务:1998年2月,陈修茂兼任福建省人大常委;2006年10月,当选为厦门市政协主席;2012年1月,再次当选为政协第十二届厦门市委员会主席。
6. 其他职务:他还曾担任福建省纪委副书记、厦门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等职务。
陈修茂在各个岗位上都表现出色,尤其注重基层工作,对宁德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了“四下基层”的要求说起陈修茂,这个名字在福建可是响当当的。他,一个地地道道的福建福清人,从一名普通的插队知青,一步步走到了福建省厦门市政协主席的宝座,这其中的故事,可真是让人津津乐道呢!
初露锋芒:从插队到文艺宣传队

1951年7月,陈修茂出生在福建福清。1970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福建古田县大桥公社插队,开始了他的知青生涯。在那个年代,插队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陈修茂却凭借着自己的坚韧和聪明才智,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1970年6月,陈修茂加入了福建古田县文艺宣传队,开始了他的文艺生涯。在这里,他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文艺才能,还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为后来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海无涯:厦门大学中文系的学习生涯

1972年,陈修茂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在厦门大学,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不仅打下了扎实的中文功底,还广泛涉猎了哲学、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为今后的从政之路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1975年8月,陈修茂毕业后,回到福建古田县委宣传干事,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在这里,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为当地的宣传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仕途坦荡:从宁德到厦门

1981年,陈修茂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古田县委副书记、书记,开始了他在共青团系统的工作。1983年,他调任共青团福建省宁德地区地委书记,为宁德地区的青年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4年,陈修茂担任福建省宁德县、市委副书记、书记,开始了他主政宁德的日子。在他的带领下,宁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1990年,陈修茂调任宁德地委委员、纪委书记、福建省纪委委员,开始了他反腐倡廉的生涯。1994年,他晋升为福建省纪委常委,为福建省的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5年,陈修茂担任福建省纪委副书记,开始了他更高层次的从政生涯。2001年,他兼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为福建省的民主法治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02年,陈修茂调任厦门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开始了他主政厦门的日子。在他的带领下,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厦门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陈修茂当选厦门市政协主席,继续为厦门的发展献计献策。在他的带领下,厦门市政协充分发挥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为厦门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情系两岸:发挥台商委员作用
作为厦门市政协主席,陈修茂始终关注两岸关系的发展。他在厦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表示,要充分发挥台商政协委员和台商特邀人士、港澳委员在两岸交流中的作用。
陈修茂强调,厦门市政协要积极拓展同台湾有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的联系沟通,推动对台交流和融合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厦门市政协充分发挥台商委员作用,组织政协委员参与两岸交流协会代表团赴台参访,与台湾各界人士畅叙乡情,深化两岸三地就合作交流。
老骥伏枥:为厦门发展献余热
2012年,陈修茂卸任厦门市政协主席,但他依然关心着厦门的发展。在参观“一城春色半城花”美术名家厦门写生作品展时,陈修茂充分肯定了市文联在履行职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引领文艺界、丰富文艺创作、文艺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陈修茂表示,我们要加大宣传推广,既是宣传艺术家们的风范,更是通过他们笔下的厦门之美来唤起大家干事创业、奋进新征程的激情。作为厦门建设的亲历者,陈修茂通过画作以另一种形式看到了曾经奋斗过的这片美丽热土的山山水水以及特区建设40多年的发展变化情况,感到很感动很振奋。
陈修茂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拼搏。从一名普通的插队知青,到福建省厦门市政协主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如今,虽然他已经退休,但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厦门人,为厦门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